跳到主要內容

被限制使用手機 抓狂憂鬱甚至攻擊

聯合報/R07版/好讀周報身心力
賴昀岫
2025年4月7日   人氣: 175   開始朗讀

網路沉迷

手機被沒收,青少年居然想動手打人。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,手機網路普及,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個案愈來愈多,主要症狀為被限制使用手機時,抓狂、焦慮、失眠、憂鬱,甚至出現攻擊,引發親子衝突,家長應提早預防,勿將手機平板視為育兒保母。

 

許正典說,依不同年齡,手機成癮定義也不同,除了使用時間長短,主要在於出現情緒調節障礙、學習困擾、人際障礙、社交恐懼等,個案若沒了手機,吃不下、睡不好,魂不守舍,就必須接受治療。

 

以國中階段課業變難,許正典說,有些學生可能透過手機逃避挫折,課業成績更差,如果出現上述症狀,應積極接受治療,降低對於手機及網路的依賴。家長則應鼓勵孩子培養其他興趣,建立自信。

 

手機成癮患者症狀嚴重時,還可能合併幻聽、幻覺,明明手機沒響,但覺得收到訊息,頻繁地打開螢幕。許正典表示,如有孩子出現這類狀況,家長應提高警覺,可能是網路成癮後的精神失調,需進一步釐清是否為強迫症或網路失調症等,才能對症下藥。

 

許正典建議,家長應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,嚴格規定每天使用手機時間,另可採取獎勵方式,只要表現好,就可多用手機5分鐘等。最重要的是,家長必須以身作則,如果自己每天滑手機追劇、打遊戲,孩子當然有樣學樣。

 

相關文章

何謂網路沉迷?
何謂網路沉迷?

網路與3C科技產品越來越普及與盛行,已經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在其中我們可以搜尋資料、與他人互動、觀賞影片、購物休閒等,人們在真實世界的行為與網路上的行為緊密交織,難以區分。雖然網路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,但是如果縱情恣意地沉迷在各類科技與網路形塑的世界裡,真的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嗎?

從腦科學探討網路沉迷
從腦科學探討網路沉迷

根據教育部106年調查顯示,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學童,網路成癮高危險群(需要找專業心理師、精神科醫師仔細再確認),佔20.40%;國中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,佔23.70%;高中職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,佔32.30%。從數據顯示,目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職,約2成左右的學生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,也就是說每5個國高中小學生,就有1個可能會發展成網路成癮。網路世界到底有多大的魔力,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沉溺在網路的世界中呢?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柯志鴻醫生,從人腦的結構與反應解釋網路成癮發生的原因。

相關影片

如果短影音是…
如果短影音是…
網路時代的文明病
網路時代的文明病
眼睛守護戰士
眼睛守護戰士
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
別讓手遊控制你的生活

返回網路沉迷新聞列表

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