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讓AI指導新鮮人

聯合報/R05版/好讀周報影響力
中央社
2025年8月25日   人氣: 4   開始朗讀

網路識讀

一名禮儀專家法蘭克斯(Melissa Franks)前幾個月也接到多通來自企業的電話,詢問她如何管理Z世代。她最常見的衝突是新進員工質疑上司指令、上司覺得自己被挑戰了。不過,法蘭克斯認為,應該將這種反應視為一種好奇心的展現,而不是反抗。

 

法蘭克斯建議,「多給他們(Z世代)一些背景資訊,說明為什麼事情要這樣做,就會贏得更多尊重。」

 

還有另一個比較常見的衝突是其他員工覺得自己面對Z世代,被迫進入「家長模式」,因為年輕員工期待特殊待遇和更加細緻的指導。

 

這些摩擦不限於企業辦公室;醫院主管也向蘭道爾反映,新進護士出現冷漠與自以為是的傾向,對於話多的病患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,甚至想逃避處理便盆等「髒活」。

 

面對加劇的世代衝突,除聘請禮儀專家外,有些企業則選擇從內部進行訓練,例如,雲端軟體公司Salesforce就重新設計新進員工培訓流程,包括如何禮貌地使用公司內部工作空間訊息軟體Slack,不要將腦袋中雜七雜八的想法都寫進去。5月更進一步推出AI新人訓練助手,自動提供常見問題解答。

 

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(Yerba Buena Center for the Arts)前高層瑞特(Jim Rettew)則認為,Z世代擅長挑戰權威和現狀,但有時他只希望年輕員工能先依照指令做事。不過,瑞特也能理解,「他們是希望被引導,而不是被管控。」

 

瑞特不依賴外部訓練,強調「徹底透明」的管理方式,有時安排一對一會談。

 

針對企業方面的呼聲,舊金山灣區的大學也跟進加強職場禮儀訓練。聖荷西州立大學(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)等學校就陸續舉辦相關活動,強化這方面的學習。

 

職場禮儀專家觀察,許多年輕人其實很樂意學習,一旦明白老闆並非讀心術高手,並不懂他們在想什麼,就願意投入時間調整工作方式。

 

相關文章

辨識網路健康資訊,你可以怎麼做? -從COVID-19訊息疫情談起-
辨識網路健康資訊,你可以怎麼做? -從COVID-19訊息疫情談起-

隨著COVID-19疫情爆發,「資訊疫情」(infodemic)隨起流行,過量資訊如傳染般地擴散,其準確性卻有待商榷。誤導性的健康資訊與其他形式的不準確內容(例如:政治錯誤訊息)不同,因其傳播者通常會透過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來獲取經濟利益。例如,許多TikTok網紅在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培訓下,向數百萬觀眾推廣口服避孕藥;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,聲稱飲用以水稀釋的硼砂可治療癌症......

短影音對青少年的影響
短影音對青少年的影響

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網路的普及,各種影音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,短影音(short video)形式的影音內容,最近更是受到青少年的喜愛。短影音顧名思義即是影片的時間非常的短,通常只有15秒到5分鐘的時間,表達一個概念或故事。短影音的崛起,除了反映行動裝置與高速行動網路的普及外,也反映出現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,像是在零碎的時間內(等人、等車、等餐,等上課,甚至是等泡麵),隨手可拿取手機或其他行動裝置來瀏覽短小訊息或收看短則影音。由於這些裝置幾乎都隨時處於待機的狀態,因此使用者連「等開機」的時間都不需

相關影片

氣噗噗大挑戰
氣噗噗大挑戰
如果短影音是…
如果短影音是…
另一個我
另一個我
有圖有真相?
有圖有真相?

返回網路識讀新聞列表

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