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清德總統昨天召開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」,會中聚焦人工智慧(AI)如何協助醫療,賴總統表示,AI是新時代的倚天劍、屠龍刀,也是台灣持續引領未來科技走向的重要關鍵,智慧醫療是打造「健康台灣」的重要一環,衛福部應持續推動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、落實家醫大平台,加速醫療體系的改革與發展。
賴總統指出,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、慢性病激增,以及極端氣候變遷的挑戰,政府必須啟動健康照護政策轉型,善用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,打造一個涵蓋全年齡層、全場域、能主動預警、且能及時介入管理的智慧健康體系。如此一來,台灣才能從以疾病治療為主的醫療模式,轉型升級為以預防和健康促進為主的健康照護。
衛福部長石崇良報告第四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,提升馬拉松運動安全,明訂主辦單位應沿途設置救護站及配置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(AED),其配置數量與地點,以事故發生後四分鐘至六分鐘內,救護人員及設備得抵達或投入事故現場處理為原則;政府持續推動自行車道、健行步道布建計畫,預計每年增加五十五公里自行車騎乘空間。
應對高齡社會需求,石崇良表示,醫療照護由住院逐漸移轉至門診,例如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。亦可採遠距醫療、在宅急症照護及居家醫療等。改善商業保險影響醫療資源使用現象,衛福部將提供在宅醫療等經驗發生率及自費金額使用情形,提供金管會,再由壽險公會評估開發可能性。
在妥善處理原料藥部分,石崇良說,食藥署持續鼓勵藥廠能夠新增原料藥的來源,分散風險,提出「精進我國製藥研發品質及登記量能」的委辦計畫,輔導業者申請藥品製劑時,加速原料藥來源的申請技術文件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