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健康台灣委員會議 賴總統:善用AI 從疾病治療轉為預防

聯合報/A5版/話題
蔡晉宇、廖靜清
2025年9月5日   人氣: 142   開始朗讀

網路識讀

賴清德總統昨天召開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」,會中聚焦人工智慧(AI)如何協助醫療,賴總統表示,AI是新時代的倚天劍、屠龍刀,也是台灣持續引領未來科技走向的重要關鍵,智慧醫療是打造「健康台灣」的重要一環,衛福部應持續推動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、落實家醫大平台,加速醫療體系的改革與發展。

 

賴總統指出,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、慢性病激增,以及極端氣候變遷的挑戰,政府必須啟動健康照護政策轉型,善用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,打造一個涵蓋全年齡層、全場域、能主動預警、且能及時介入管理的智慧健康體系。如此一來,台灣才能從以疾病治療為主的醫療模式,轉型升級為以預防和健康促進為主的健康照護。

 

衛福部長石崇良報告第四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,提升馬拉松運動安全,明訂主辦單位應沿途設置救護站及配置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(AED),其配置數量與地點,以事故發生後四分鐘至六分鐘內,救護人員及設備得抵達或投入事故現場處理為原則;政府持續推動自行車道、健行步道布建計畫,預計每年增加五十五公里自行車騎乘空間。

 

應對高齡社會需求,石崇良表示,醫療照護由住院逐漸移轉至門診,例如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。亦可採遠距醫療、在宅急症照護及居家醫療等。改善商業保險影響醫療資源使用現象,衛福部將提供在宅醫療等經驗發生率及自費金額使用情形,提供金管會,再由壽險公會評估開發可能性。

 

在妥善處理原料藥部分,石崇良說,食藥署持續鼓勵藥廠能夠新增原料藥的來源,分散風險,提出「精進我國製藥研發品質及登記量能」的委辦計畫,輔導業者申請藥品製劑時,加速原料藥來源的申請技術文件準備。

 

相關文章

認識Deepfake技術及其應用與風險
認識Deepfake技術及其應用與風險

俗稱「AI換臉」的Deepfake技術又稱為「深偽技術」,它是深度學習(deep learning)與偽造(fake)的混成字,意指一類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逼真的人像影像合成的技術。Deepfake技術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如此重視的原因,在於它的相關軟體可以讓一般人輕鬆地取得,並且運作於一般的個人電腦或行動裝置上,因此各種相關的善意或惡意的應用方式層出不窮,迫使這個世界必須嚴肅看待Deepfake技術帶來的巨大衝擊。

辨識網路健康資訊,你可以怎麼做? -從COVID-19訊息疫情談起-
辨識網路健康資訊,你可以怎麼做? -從COVID-19訊息疫情談起-

隨著COVID-19疫情爆發,「資訊疫情」(infodemic)隨起流行,過量資訊如傳染般地擴散,其準確性卻有待商榷。誤導性的健康資訊與其他形式的不準確內容(例如:政治錯誤訊息)不同,因其傳播者通常會透過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來獲取經濟利益。例如,許多TikTok網紅在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培訓下,向數百萬觀眾推廣口服避孕藥;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,聲稱飲用以水稀釋的硼砂可治療癌症......

相關影片

氣噗噗大挑戰
氣噗噗大挑戰
如果短影音是…
如果短影音是…
另一個我
另一個我
有圖有真相?
有圖有真相?

返回網路識讀新聞列表

頁首